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是有效提升医疗机构运行效率,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,减轻百姓就医负担的关键一环。2022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《关于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通知》,从制度层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开展。然而,许多区域在推进这项工作落地进程中仍面临不小的困难。
众阳健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基于在医疗健康信息化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,依托全新一体化众阳云健康平台和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,率先搭建了以标准化检查检验报告资料为基础,以智慧化互认流程为核心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(以下简称“众阳健康互认平台”),强力打破不同区域、不同医院之间的“数据围墙”,解决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之困、破解百姓就医痛点,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。
筑基石
统一标准 将“不能认”变为“方便认”
统一数据标准是“检查检验结果互认”的基石,由于临床检验及诊断质量标准不统一,“想认”却“不能认”成为阻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一大难题。
众阳健康互认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按照“统一业务规范、统一采集标准、统一监督管理”的原则,制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业务标准和数据标准,构成业务流、数据流、信息流多流合一的应用场景。有了统一的标准,通过对临床检查检验报告的院内数据采集、汇聚和结构化存储,形成省域或市域的检查检验标准化数据中心,不仅打破“信息孤岛”,解决了“不能认”的问题,也为后续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。
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,众阳健康还在互认平台拓展构建了医学影像云平台,把医疗机构日常检查所产生的医学影像保存在云端,实现全区域影像数据统一存储、统一管理和共享调阅、互认,切实解决医院影像数据“存储难、管理难、共享难”问题。
提效能
一键互认 医生患者多方受益
重复检查,不仅给患者带来时间、金钱、精神等方面的多重压力,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,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。
为了便于医生“互认”,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,众阳健康互认平台为医生设置了“规则引擎”,做好流程的支撑。医生接诊、给患者开具检查检验项目时,会自动弹出“互认提醒弹窗”,医生可在线查看、调阅、互认30天内相关报告,并可一键将互认结果上传至检查检验互认平台,实现精准提醒、快速调阅和便捷互认,大大提升诊疗效率,对于进一步促进合理诊疗、简化就医环节等具有积极意义。
对患者而言,依托该平台,只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APP,就可以轻松查阅报告单和医学影像资料,不必排队等待检查结果,也无需带着厚厚的病历来回跑,更避免了重复检查带来的负担,切实提升了就医的获得感、体验感。
强监管
以数为擎 从“治”理迈向“智”理
平台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搭建起智能化的监测监管渠道,建设可视化监管数字驾驶舱,通过数据中台自动调取数据,集成分析“提醒、调阅、互认、互认覆盖率、节省医疗费用”等关键指标,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检查检验互认工作开展情况,为监管部门实现精益化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数据支撑,以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,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,提高检查检验服务供给质量,助推医疗质量全面提质扩容。
重保障
完善机制 从“以检养医”到“以绩促医”
多年以来,医疗服务收费、药品收入、检查检验收入是医疗机构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。在药品耗材零差价后,医疗服务收费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,检验检查成为了医院主要业务收入来源。
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后,医疗机构需要调整新的考核政策及收入结构,这也是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向的调整。因此,通过建设互认平台,可以督促卫生健康、医保、财政等多部门形成联动的政策协同保障机制,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,强化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,合理确定医保基金预算总额。
同时,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后,也会推动医院主动调整战略行动,加强内部控制管理,优化成本核算模式和绩效考核方式,提升精益化运营管理水平。
目前,众阳健康已经承建了山东省、河南省等多个省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,以及滨州市、齐齐哈尔市等众多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和影像云平台,实现并落地了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,形成了区域示范和数字化转型标杆,取得显著成效。未来我们将持续深耕数字医疗健康应用场景,让更多的创新成果惠政、惠医、惠民。